新刊速览丨《岳麓公共治理》2024年第2期(总第7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24-06-17 作者: 浏览量:

《岳麓公共治理》

2024年第2期(第3 总第7期)

封面

目录

扉页


内容提要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专题



01“群众路线”与中国之治的方法论

[摘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漫长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该路线出场于民主革命的话语实践,具有鲜明的人民价值立场和政治动员逻辑。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演进中,群众路线提供了关于治理价值、治理主体、治理机制、治理效能、治理合法性等方面新的经验事实和理论要素,这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之治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迪,也为人类治理文明提供了更具包容性和生命力的叙事方式。挖掘和提炼群众路线的治理逻辑,应当做好无为有为的平衡,克服现代科层体系的结构性困境。在有效反馈、释放活力和创造安全的思路中推进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

[关键词]群众路线;中国经验;治理现代化

[作者简介]吴佳(1993-),男,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治与公共安全治理。

02排名式治理:治理术视角下排名工具的源流与变迁

毛庆铎

[摘要]排名式治理是一种重要治理技术,在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的所有关键领域和重要时刻都有出现,并随应用领域和时代背景不断演变。利用福柯的治理术概念,梳理排名工具的实践源流并厘清其变迁路径,可以提供一条理解中国国家治理的新思路。当代中国排名式治理既有本土源流,也受全球新公共管理潮流影响,在中国当代公共管理实践中形成了一条独特路径。总结其变迁路径可以发现,排名式治理的变迁呈现从权力技术到知识规训”“从静止权力到全景敞视从简化信息到复合生产’”三方面特征。排名式治理是一种不尽完美却深植于中国制度与文化中的治理术,未来它将不断升级并继续发挥作用。

[关键词]排名;治理术;晋升锦标赛;谱系学

[作者简介]毛庆铎(1991-),男,博士,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绩效管理、数字治理。

03基层公共服务中的现代国家建构逻辑——基于桂西北A村寨消防实践经验的分析

姜修海

[摘要]现代国家在基层公共服务中呈现何种建构逻辑?研究依托于现代国家与公共服务的理论分析,构建了“权力下沉与社会回应”的分析框架,透过桂西北A村寨消防的百年实践历程,揭示出基层公共服务中的国家建构逻辑。研究发现,村寨消防服务的供给是国家深刻作用于社会的结果,国家汲取性权力或回馈性权力的下沉,会引起社会产生正向或负向回应,进而形塑出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自主供给、缺失供给和无效供给结果。在村寨消防公共服务中,现代国家将国家权力渗透于社会日常生活之中,激发出社会的内在活力,形成国家权力与社会活力互相增益的局面,呈现出“在渗透中激活社会”的现代国家建构逻辑。在中国治理场景中,应当重视公共服务在国家建构中的“双向车道”角色,实现国家与社会双向良性互动的现代国家建构。

[关键词]公共服务;现代国家建构;村寨消防;双向车道

[作者简介]姜修海(1993-),男,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层治理与中国政治。

04政治势能何以转化为治理效能?——以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为例

温美程 黄六招

[摘要]政治势能是中国本土政治学术话语,是高位推动的学理性表达,其核心理念是党的领导在场。在国家治理实践中,政治势能是公共政策得以有效执行的关键所在。作为一项创新性制度安排,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政治势能的分析框架,可以透视中央环保督察中政治势能的运作逻辑,分析政治势能向治理效能的转化机制,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中政治势能通过形成趋势构建权势宣传造势形成共识借势成事五个层次发挥作用,并通过资源整合机制、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的耦合、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机制实现治理效能的转化。在未来的环保督察实践中,需要通过制度性嵌入环保督察制度,避免环保督察整改策略性行为,以及平衡问责与避责的张力,以此激发环保督察制度的潜能,实现政治势能的优化。

[关键词]中央环保督察;政治势能;治理效能;转化机制

[作者简介]温美程(1983-),男,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05中央环保督察提高了公众环境满意度吗?——基于CGSS2017的实证分析

董钰凯 于文轩

[摘要]公众环境满意度是评估中央环保督察政策效果的重要标准。已有研究主要从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等方面评估,而忽视了从公众环境满意度角度来评估中央环保督察的效果。基于CGSS2017,本文采用OrderedProbitOLS回归实证检验了中央环保督察对公众环境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未被督察的省份,正在接受中央环保督察省份的公众环境满意度更高。然而,随着督察组的离开,公众环境满意度会先降低,之后则不再有显著变化。中介效应分析发现,中央环保督察通过动员公众和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公众环境满意度。此外,互联网使用频繁程度对两者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丰富了中央环保督察的相关文献,深化了在运动式环境治理中互联网使用与公众环境满意度关系的认识。

[关键词]中央环保督察;公众环境满意度;互联网使用;空气质量;公众参与

[作者简介]董钰凯(1995-),男,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政府绩效管理、环境治理。于文轩(1976-),男,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闽江特聘教授,研究方向:政府绩效管理、智慧治理。


城乡公共治理

06扁平化治理塑造社区治理共同体何以有效?——基于元治理理论的分析

梁丽芝 王丽菁

[摘要]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增强社会风险抵御能力、实现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在社区公共精神式微、居民主体性缺乏、兼任行政自治事务的社区主体囿于效率压力与合法性争议的行动困境下,社区治理共同体何以可能?通过对XY区扁平化治理改革的案例研究,以元治理理论为支点,构建主体-工具-场域分析框架,剖析目前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在主体角色重构、治理技术运用、情感场域搭建方面存在的困境,探究元长者如何完成治理网络的有效构建,实现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塑造与凝结。

[关键词]元治理理论;扁平化治理改革;社区治理共同体

[作者简介]梁丽芝(1965-),女,管理学博士,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组织管理理论。

07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政策有效吗?——基于湖南省3市社区减灾工作的分析

谢伊云

[摘要]既有研究大多聚焦于社区减灾的模式比较或影响因素分析,忽略社区减灾行动背后的政策驱动、政策设计与实施有效性。2007年中国推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政策,为检验政策有效性,研究将其划分为事实、目标、协调、策略与实施等五个维度,在湖南省展开了社区问卷调查。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执行示范社区政策显著提高了社区的减灾工作。然而,部分参选社区或者基于资源和荣誉,或者基于行政命令,被动地执行政策、消极地完成指标,而忽略了社区实际情况与政策操作化的有机结合。此外,在已建成的示范社区中,社区物质建设的改善普遍优于居民意识、能力和合作关系的建设。该政策有助于提高社区的减灾能力,但从长远来看,社区减灾体系并不因此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减灾社区;政策实施;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政策有效性;Mann-WhitneyU检验

[作者简介]谢伊云(1994-),女,博士,海南大学国际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基层治理。

08 “以人民为中心”:环境风险感知与民众公共服务共同生产

徐换歌 彭川宇

[摘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在环境治理中加强与民众的互动,以增强环境治理的韧性,并促进公共价值实现。为此,研究从议题关注型、规则遵从型、集体行动型三种共同生产的类型出发,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21年微观数据,从环境风险感知的视角考察了民众的环境公共服务共同生产。研究发现,环境风险感知对民众议题关注型共同生产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促进了民众的规则遵从型和集体行动型共同生产。从异质性来看,女性以及低收入群体在环境风险感知对议题关注型共同生产上影响更加显著,而男性、高收入群体在规则遵从型和集体行动型共同生产上表现更加显著;从城乡比较来看,城市居民在三种共同生产方式上均表现较为突出。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环境责任意识是环境风险感知促进民众环境公共服务共同生产的主要路径。上述效应在加入工具变量讨论内生性的基础上仍然稳健。研究为推动我国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形成共享共建共治的环境治理格局提供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环境风险感知;公共服务共同生产;环境责任意识

[作者简介]徐换歌(1989-),女,经济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政策和政府创新。

09生态文明视阈下乡村协同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以四川关坝村的实践为例

刘小青 崔丽坤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本研究以入选COP15“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的关坝村为例,结合乡村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框架对其实践过程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乡村协同推进两大目标的路径。研究发现,保护与发展的互促,建立在生态资源和产业选择相融的基础上;村民是乡村发展最核心的主体,内外力量互动融合是核心动力;同时,行动主体要通过产业、生计、制度及文化层面等行动机制来落实两大目标。研究结果有助于广大乡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中找准路径并规避风险,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生态经济;新内源发展

[作者简介]刘小青(1982-),女,博士,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生态治理、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公共管理教育与改革

10从认识到实践: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双一流”背景下A大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郭发展

[摘要]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攸关国家善政良治、长治久安。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问题,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调整尤显迫切,探究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影响要素、运行逻辑、改革过程机制尤显必要。从挖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切入,解构出人才培养模式诸要素和宏观运行逻辑,进而以之为分析框架实现对双一流背景下A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检验论证,建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机制。研究发现,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理解可以从培养环境变化教育思想和政策应对培养目标和规格计划’—基本培养方式运行革新培养环境质变’”这一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过程把握。A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较完整的教学改革案例体现了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机制,特别是该专业特色的理论实践产出三层次基本培养方式创建理路,或可为探索我国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提供理论启发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从认识到实践;A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甘甜(1992-),男,管理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MPA教育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基层治理、政策过程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感谢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金福子教授对本文的中肯建议和宝贵指导。


征稿与征订


文章来源】《岳麓公共治理》2024年第2

全文下载】原文阅读与下载请点击登录本刊官方网站:https://publish.cnki.net/ylgg

热诚欢迎广大学者投稿!


联系我们

邮箱:pajob@hnu.edu.cn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麓山门

电话:0731-88821266
传真:0731-88821266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版权所有©2019年
湘IC备09007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