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览丨《岳麓公共治理》2024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24-05-17 作者: 浏览量:

一、数字化治理

01数字化驱动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的基本逻辑与实践路径

[摘要]数字医疗凭借其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等优势,为医疗服务的革新和转型提供机遇。研究构建了数字化驱动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的理论逻辑框架,结合在此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实践路径。主要结论如下:数字医疗可有效驱动医疗市场创新与变革、提升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与配置效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共享。然而,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的过程中,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数字鸿沟难以跨越、技术人才储备不足以及政策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仍束缚了数字化医疗的全面推广与应用。为有效应对这些挑战,需持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医疗信息平台建设;构建数字医疗区域合作机制,完善配套政策支持;强化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互联网医疗服务普及。

[关键词]数字医疗;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数字化;公共服务

[作者简介]王姣娥 (1981-),女,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区域/ 城市可持续发展、 经济地理学等。


二、政府管理创新

02经济欠发达革命老区情感式治理的运行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

[摘要]革命老区以其特殊的历史贡献和崇高的政治地位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点对象。建基于“党民同心”的情感行为构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形塑具有“中国之治”底色的基层治理模式。在透析国家和老区人民互动行为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情感式治理这一全新的学术命题,在解读其概念特征和价值意蕴的基础上深入阐释其运行机理和实践路径,为理解经济欠发达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研究发现:情感式治理兼具工具和价值的双重属性,是审视党和人民深厚情感的有效载体,而经济欠发达革命老区特有的信任、政治、生态和文化等要素构成了情感式治理的基础性条件。基于此,借助“科层制为体,整体性治理为用”的治理模型,从区域衔接融合、部门联动耦合和资源有效整合等方面阐释情感式治理的运行机理,并从共生实践、优秀文化、党政一体化和价值共享四重维度深入阐释情感式治理的实践路径,以期深化对情感式治理模式的认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关键词]情感式治理;革命老区;中央彩票公益金;党民同心

[作者简介]胡卫卫 (1990-),男,管理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研究与评估中心副主任、 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共治理。

03官员特征、注意力分配与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水平——基于157个城市的实证研究

[摘要]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程度不足,制约着“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效果。既有文献忽视了“官员”这一关键因素对政府数据开放水平的重要影响,导致解释效度有限。研究以高阶理论和烙印理论为基础构建分析框架,探究官员自身特征、经历和注意力分配对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采集2018年至2023406名市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市长年龄、技能性烙印、制度性烙印与政府数据开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2)政府注意力在市长年龄与政府数据开放水平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制度性烙印与政府数据开放水平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3)市长年龄与政府数据开放水平呈正“U”形关系,年轻和年长的市长对提高政府数据开放水平更有积极性。研究为官员特征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政府数据开放水平提供了实证证据,也为政府数据开放研究构建更完整的解释图景提供了新知。

[关键词]官员特征;政府注意力;高阶理论;烙印理论;政府数据开放

[作者简介]韩啸 (1988-),男,博士,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字公共治理。


三、城乡公共治理

04统合型赋权: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摘要]尽管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已成为普遍共识,但关于党建引领何以促进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的内在机理仍有待进一步挖掘。基于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结合我国东部地区N市塔峙村社区党建培育社会组织的案例深描,尝试构建党建引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统合型赋权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社区党建通过发挥统合机制引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并实现向社会组织的多层次赋权。具体而言,社区党建力量通过价值统合机制,促进乡村社会多主体达成合作共识;通过利益统合机制,凝结群众支持力量,形塑乡村情感认同进而形成党群合力;通过资源统合机制,赋能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在一定意义上,统合型赋权既为社会组织克服资源困境和非可持续困境提供了破解路径,又扩大社区内外部力量之间的合作空间,进而推进乡村社区的协同治理。

[关键词]党建统合;乡村振兴;社会组织参与;组织赋权

[作者简介]应优优 (1991-),女, 管理学博士,宁波大学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基层治理、 政社关系。

05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量化评价研究——基于46个试点城市175份政策文本

[摘要]政策内容是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因素,完善现有的垃圾分类政策内容,是指导政策更好落实的重要手段。选取2000年至20237月之间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175份政策文件进行文本挖掘,构建包括顶层设计、系统建设、保障机制、资源支持四个方面以及16个一级指标在内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PMC指数模型对政策内容的一致性与合理性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显示试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文本PMC指数总体均值为11.73,符合预期及以上等级政策文本占比为78%,但指标间差距较大;试点政策文本得分区间为7.92—14.08,政策文本内容一致性水平差距大;不同地区的政策文本质量具有差异性,东部地区17个试点城市政策文本质量总体较高,而东北地区4个试点城市政策文本PMC指数均值较低。基于此提出建议:生活垃圾分类的地方规范性文件建设中应重点关注系统建设、保障机制、资源支持;完善源头减量等关键性目标以及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因地制宜补齐各区域政策短板。

[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政策;量化评价;PMC指数模型

[作者简介]薛立强 (1977-) 男,法学博士、 博士后, 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城市管理。

06资源要素、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与产业富民效应——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受哪些资源要素驱动?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产业富民?基于“中国家庭大数据库”和“中国社区治理调查”的数据,研究采用LogisticOLS回归分析方法,分两阶段考察了驱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富民效应。结果表明:(1)精英资源和财政资源是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而且精英资源和基础设施资源对产业发展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发展特色产业可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18.4%(3)与依托自然风景类资源的特色产业相比,依托人文风景类资源的特色产业对居民收入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研究为理解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特色产业;资源要素;居民收入

[作者简介]保瑞 (1996-) 男,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乡基层社区治理、 公共服务共同生产。


四、老龄社会治理

07老年人退休再就业行为的形成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扎根分析方法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背景之下,探究老年人再就业行为的形成机制可为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提供参考。基于扎根理论,以36位广东省退休后再就业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对老年人退休再就业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具体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出中国本土化情境下的老年人退休再就业行为的形成机制模型。研究发现,老年人退休再就业动机与感知价值共同对退休再就业行为态度产生直接影响,退休再就业行为态度则进一步驱动退休再就业行为,外部特征和个体综合素质在其中起到关键调节作用。同时,退休再就业行为也会反过来影响感知价值,进而影响退休再就业的态度及行为。研究为老年人退休再就业行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并为老年人退休再就业提出观念引导、平台支持、政策保障、教育助力四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老年人;退休再就业行为;感知价值;扎根理论;计划行为理论

[作者简介]宋一晓 (1988-) 女,广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学院讲师、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08整体性视角下中国银发数字鸿沟的优化路径

[摘要]在中国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数字化的进程中,银发群体的数字贫困现象日益突出,限制其福利获得及社会融入。以整体性视角下中国银发数字鸿沟的治理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相关学术文献、规章制度和公开报道等资料,归纳总结各地银发数字鸿沟治理的碎片化和多种模式的探索,包括前端产品设计、数字能力培养、公共服务渠道多元、数字与生活融合、广泛社会动员等。这些探索展现了阶段性成果和系统特征。然而,仍存在协同主体尚处于分异状态、资源调配尚处于分级状态、政策制度尚处于碎片状态、措施供给尚未贯通全流程等问题。改革路径应包括构建各主体银发数字鸿沟全力治理协同网络,制定银发数字鸿沟治理的整体规划和协调方案,促进家庭、个人与银发数字鸿沟治理支持体系的衔接,推动全国范围内的银发数字鸿沟治理跨区域协作,加强银发数字鸿沟治理各环节之间的综合与连贯。

[关键词]数字鸿沟;银发群体;整体性治理

[作者简介]张晓庆 (2001-),女,通讯作者,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沈澈 (1985-),女,博士,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五、理解中国·圆桌论坛

09公共治理视角下的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

[主持人语]夯实耕地根基,保障粮食安全在自然资源治理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我国已经形成以“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策略及粮食省长责任制为代表的相关举措。在公共治理视角下,需要采取差异化手段来协同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过程中的政府、市场及村民等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耕地利用的多维效益及粮食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公共治理手段在解决该问题过程中的复杂性。首先,将行政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制与粮食安全保障结合,必然会引发以传统政绩观为导向的强制性行政干预与农户生计诉求的冲突,以及扭曲的横向竞争导致虚假的指标竞争等问题;其次,虽然耕地的数量管控在占补平衡等严格的保护制度作用下成效显著,但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实现多元共治与多主体协同仍是目前耕地保护面临的严峻问题;再者,耕地利用与管理具有系统性,在外部风险冲击下如何加强耕地系统韧性治理来加强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关键;最后,在新形势下,为有效回应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大食物观背景下的多元膳食需求,亟待完善耕地的管制策略、保护模式、治理政策、长效机制。因此,本圆桌论坛对粮食安全的属地化管理、深度城镇化背景下的耕地保护治理转型、耕地利用系统韧性提升治理策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耕地保护治理体系重构及大食物观下的耕地保护等关键议题作出探索与思考,以期为公共治理视角下的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提供新思考、新见解。

[作者简介]张英男 (1993-),男,博士,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乡村空间治理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李文博 (1990-),男,博士,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土地资源评价与规划管理、耕地利用与保护;杨园园 (1988-),女,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城乡融合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配置等;郑瑜晗 (1994-),女,博士,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城乡发展与土地利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城乡空间治理;梁雅嘉 ( 1998-),女,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在读,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乡村发展。

【文章来源】《岳麓公共治理》2024年第1

【全文下载】原文阅读与下载请或登录本刊官方网站:https://publish.cnki.net/ylgg

热诚欢迎广大学者投稿!


联系我们

邮箱:pajob@hnu.edu.cn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麓山门

电话:0731-88821266
传真:0731-88821266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版权所有©2019年
湘IC备09007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