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三农”工作不断作出新论述,提出新要求,不止一次地号召广大青年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今年夏天,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下乡搞事业”三下乡小分队走出校门,走向基层,在枣阳、信阳两地分别对当地产业展开调研,于盛夏乡野间悟振兴之巨变。
枣阳区调研小队在全枣阳范围内对桃产业重点单位进行一系列参观、学习以及调研。成员们对当地桃产业发展情况有了系统的了解,对于产业品牌建设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一、 生产经营模式调研
小队成员走访了枣阳丰满园果业有限公司(毛家岗村)、淇渼农业合作社(古岭村)、枣阳皇桃分拣中心(南城街道办事处)、绿丰集体经济合作社(宋集村),实地考察了“三权分置”下的“土地流转+农业公司”、“合作社+种植基地+新零售”、“产业园+电商”等新生产经营方式,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访谈。
(小队参观丰满园黄桃仓储中心)
(桃种植园田间智慧农业监测设备)
(小队成员与王城镇古岭村党支部书记郭仕新先生交谈)
在宋集村绿丰农业合作社,小队成员们从村干部口中了解到村集体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深刻体会到党建引领赋予集体经济的强大力量,充分感悟到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平林镇宋集村绿丰农业合作社)
二、 深加工产业考察
农副产品行业地区产品同质化较深,内部竞争较为激烈。因此,从产品深加工入手,着力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重心提质升级是实现市场破局的有效手段。
为了解枣阳市桃产业深加工行业发展情况,小队成员走访了华百氏生态饮品科技有限公司(杨垱镇张官村)与兴达食品有限公司(南城街道办事处)。
(小队成员与华百氏生态饮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聂道飞先生交谈)
(兴达食品有限公司黄桃罐头生产线)
成员们了解了公司发展历史与经营状况,参观了产品生产流水线和“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基地,实地体会到农副产品深加工对于产业振兴的重要价值。
三、 品牌建设现状考察
枣阳素有“中国桃之乡”的美名,桃产业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断更新发展,品牌效应逐步显现。2022年5月, “枣阳皇桃”正式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为了深入了解枣阳市桃产业品牌建设实际状况,发现其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小队成员考察了“枣阳皇桃(鲜桃)与“帝乡果”(加工品)品牌的市场行情,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炎陵黄桃,奉化水蜜桃等知名地域品牌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小队成员得出结论,枣阳黄桃未来发展要在“强内在、美外在、重潜在”上多下功夫,即增强产业标准化建设;大力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不断拓宽产业链,培养产业集聚效应。
四、 市农业局访谈
调研接近尾声,小队成员对枣阳市农业局刘副局长进行了访谈。
(小队成员与刘局长进行交谈)
刘局长认为:近五年桃产业最大的成效就是形成了全产业链,把过去的无组织分散经营变成有组织集约经营;最大的短板是缺少成熟的冷链仓储设备,只能以鲜果出售为主;同时对于大量的残次果尾果利用不足,深加工企业缺少原材料。
对于桃产业发展的未来,刘局长表示:“枣阳的桃产业基础也就是种植这块在全国是有优势的,我们有信心把这个产业发展好。胖子从来就不是一口吃成的,只要我们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不懈,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完善,一定会把桃产业建成一个过百亿的产业。”
五、 感悟与思考
(小队成员心得):通过这次暑期三天的走访与调研,我体会到农村桃产业发展的巨大变化,也深刻了解到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必要性,在走访调研中我深深自豪于国家农业事业的飞跃式发展,这次经历我的收获很大。
几日的调研让小队成员们收获满满,同时也对家乡的产业有了更深的感情。随着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不断提出新标准、新要求,枣阳市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推动现代化农业体系建设,大力促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在此背景下,枣阳市农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产品深加工行业迅速发展,新零售方式逐步完善,新经营模式逐渐普及。枣阳桃产业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正向着标准化、合作化、精细化、品牌化的方向迈进。
产业的发展壮大绝非一日之功,但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企业和农户的三方努力下,枣阳市黄桃未来一定能够香飘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