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实践课及企业家讲座》之讲座一: 管理咨询和创业的混搭

发布时间:2025-03-11 作者: 浏览量:

  3月7日晚,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左健教授承担《创新创业实践及企业家讲座》课程特邀上海仕舟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龚咏泉先生,为学子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从管理咨询到连续创业者”的精彩分享。

  龚咏泉先生是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学士、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MBA,先后在美国、新加坡、法国等地学习和工作。曾担任末端低速无人驾驶头部企业长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兼CFO,主导完成多轮融资,并曾在IBM、中植资本(PE)、先锋国盛(VC)等机构担任高管及合伙人,深耕管理咨询、投融资及创业领域,著有《风险投资简史》等作品,是兼具理论与实践经验的跨界标杆人物。

讲座亮点回顾

  · 跨界转型:从“直觉决策”到“结构化思维”的蜕变

  龚咏泉先生以自身职业路径为例,分享了从创业者到管理咨询顾问的转型挑战。他提到,早年创业时凭借直觉快速决策,而进入IBM后,面对复杂的战略咨询项目,需通过结构化分析和利益相关者管理解决问题。这种转变虽充满压力,却锤炼了他的逻辑思维与沟通能力。他笑称:“在咨询行业,连性格测试结果都从‘I人’(内向)变成了‘E人’(外向),可见职业对个人的塑造远超想象。”


5DA5F


  · 创业真相:既要“顺势而为”,也要“抗压续航”

  结合多次创业经历,龚咏泉先生剖析创业者必备的素质:敏锐的商业嗅觉、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学习力。他以行深智能融资案例为例,强调“创业不是做老板,而是解决问题”,并提醒学子:“创业成功者往往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坚持的。逆风时需蛰伏蓄力,顺势时则要全力冲刺。”


20098C



龚咏泉先生总结的职业成长路径


  · 职业规划:拒绝标签化,探索“动态人生”

  针对学生职业选择焦虑,龚咏泉先生提出“职业路径无标准答案”。他坦言,管理咨询与创业并非适合所有人,职业早期应保持开放心态,探索兴趣与能力边界。“与其纠结‘什么是最好的工作’,不如先思考‘我能为社会创造什么价值’。”他建议学子结合个人优势与社会需求,打造独特的职业组合。


753EE


  互动环节:直面择业忧虑

  在问答环节,面对学生关于“工科或文科学生如何提升商业思维与分析能力”的问题,龚咏泉先生指出,管理咨询公司其实很喜欢招收理工科学生,因为理工科学生往往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建议同学们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通过旁听商学院课程、加入商业社团、参加短期实习等方式提高自身对商业领域基础知识的了解。在回答“大学生初入社会面对选择的迷茫及如何权衡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时,他表示,不应因沉没成本忽略机会成本,青年人要把握机会,将目光放在当下及未来获益上,青年时期多尝试不同选择,以找到热爱的事业与人生目标。




  龚咏泉先生的分享,既有实干经验的沉淀,又洋溢着关怀与温情。他传递的不仅是关于职业规划的深刻见解,更是对年轻一代的热切厚望——希望学子们能带着这份启发,在未来直面挑战,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方向


联系我们

邮箱:pajob@hnu.edu.cn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麓山门

电话:0731-88821266
传真:0731-88821266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版权所有©2019年
湘IC备09007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