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公共管理学科恢复二十周年系列活动】北京大学黄璜教授做客公共管理青年学者岳麓论坛

发布时间:2022-04-18 作者:王钰霞 浏览量:

415日晚七点半,我院举办公共管理青年学者岳麓论坛暨2022年第2期湖南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论坛,本次论坛也是庆祝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恢复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黄璜教授受邀担任本次论坛的主讲人,为师生开展了主题为数字化协同的理论与实践的线上学术讲座。我院副院长谭海波教授担任讲座主持人,线上参会师生达170余人。

6e1b4919ec0dc0e2d9b1f4356e42db7

本次讲座从以下四方面深入展开:理解数字政府、协同理论的分析与拓展、数字化赋能治理协同方法和协同创新实践模式。

首先,黄璜老师通过解读《“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部署安排,辅以“越秀人家app”、“救命文档”等典型的数字化应用实例,阐明数字化协同已经成为数字政府建设的新亮点。在讨论数字化协同之前,黄璜老师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对数字政府的理解:价值层面,数字政府的核心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需兼顾效率、公平和安全的价值目标;能力层面,数字政府是运用持续更新的数字技术和系统,面向市场、社会和自身发挥数据价值;形式层面,数字政府表现为“连接”“赋能”“协同”和“重构”四个方面,也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四个阶段。

f7d17ce45515f61a2db638b1e8392a4

其次,黄璜老师讨论了公共管理学和系统科学中的协同理论。他提到,公共管理学中的协同理论缘起于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多重回应,揭示了领导和参与治理的多元主体之间普遍而复杂的合作关系,旨在通过多层次、多主体的复杂机制推动实现“善治”目标。而基于系统科学中的协同论,则可以从“自组织”与“他组织”这两个更基本的维度上讨论协同。黄璜老师由上述两部分研究开发了一个新的理解协同的框架,并剖析了理想的协同模式:理想的市场式协同即“自组织”的经典模式;理想的行政式协同存在着自上而下的权威性,所有参与个体需依照特定的组织目标采取行动;理想的网络式协同中,平等的协同主体相互合作,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可以从系统中自由进退;最后,理想的“赛博格”式协同则利用技术影响甚至决定社会行动。

再次,黄璜老师分享了数字化技术如何赋能治理协同。他认为,在理解协同理论的基础上,数字化赋能治理协同有五个基本要素。第一,一个目标,即基于数字化提升治理协同能力。第二,两条路径,分别是协同数字化和数字化协同,前者是对原有信息结构和信息过程的数字化重组,后者则是实现协同形式的创新。第三,三类场景,分别是决策、管理和服务。第四,四大功能,即空间聚合、多元参与、无缝沟通和工具集成。第五,五大特征,即“开放”连接、“平行”角色、“敏捷”反应、“穿透”场景和“迭代”升级。

10ef661e63420aa8ab0b2415add47cf

最后,黄璜老师通过一系列实例分享了协同创新的四种实践模式:以北京“健康宝”等健康码系统为例,讲解了构建统一指挥能力的“统合模式”;以“越秀人家”“第七次人口普查”为例,阐述了吸纳多元参与的“开放模式”;通过“濮阳市党建云”等成功案例,描绘了实现无缝沟通的“直连模式”;最后,通过“最后一公里”系列案例,探讨了增强全面服务能力的“联动模式”。黄璜老师认为,数字政府可以为现代政府应对治理挑战提供新的能力,它是改革的推动力,而非代替品。数字政府的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完善的过程,不存在绝对的数字政府模型,发挥技术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技术的缺陷。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数字政府建设的全局意识和前瞻意识,从广度深度、厚度、速度和温度五个方面,引导数字化协同全面推进。

c30429590595ed9cadccf9f93510dd8

黄璜老师的精彩分享引发参会同学热烈讨论,吴高鹏、丁恒、晏稳、文宇和张建凤五位同学分别就“数字技术赋权公民实现数字化协同”、“政府与平台公司间的关系”、“特色产业部门数据治理协同”、“弥合城乡数字治理差异”以及“数字协同治理中的绩效考核”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提问,黄璜老师一一予以耐心细致的解答。

最后,我院副院长谭海波老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黄璜老师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讲座圆满结束。


联系我们

邮箱:pajob@hnu.edu.cn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麓山门

电话:0731-88821266
传真:0731-88821266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版权所有©2019年
湘IC备09007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