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创新论坛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5-09 作者:蓝学琴 浏览量:

2023年5月6日至7日,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岳麓公共治理》期刊联合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创新论坛”在湖南佳兴世尊酒店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新发展格局下创新发展与现代化建设”为主题,聚焦创新生态、科教兴国、人才战略、数字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制度型开放创新等议题,包含主旨报告演讲、分论坛讨论和期刊交流等环节。论坛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近400名青年学者参加。

5月6日上午,论坛开幕式隆重举行。湖南大学副校长汪卫斌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致开幕词。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长聘体系特聘教授陈凯华主持开幕式。



汪卫斌首先代表湖南大学向各位与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详细介绍了湖南大学和公共管理学院的发展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今年是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恢复二十周年,希望学院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绩。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永恒主题,汪校长指出,本次中国青年创新论坛是助力我国青年创新研究、推动优秀青年人才成长的高平台。最后,汪校长预祝本次青年创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穆荣平首先在致辞中代表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向诸位莅临本次论坛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湖南大学和公共管理学院提供的高水平、全面细致的会议服务表达了衷心的感谢。穆理事长介绍了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的机构设置和发展情况,并表示研究会一直以来致力于为青年才俊提供科学研究和交流研讨的良好机会,努力将青年论坛打造成青年人才探索前沿、分享研究成果、启发科研思路的学术交流合作平台,为青年人才发展提供服务。他指出,青年学者是推动新时代创新发展最积极、最有生机的力量,应不断发扬求真、务实、批判、包容的科学精神。



开幕式后,论坛进入主旨报告环节。九位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积极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陈凯华出席并主持上半场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创新发展政策研究所执行所长温珂出席并主持下半场主旨报告环节。




陈凯华作了题为“国家科技竞争力追赶与我国战略选择”的主旨报告。他以国家科技竞争力评估为核心切入点,从国家科技竞争潜力、国家科技竞争效力、国家科技竞争实力三个维度构建了国家科技竞争力评估分析框架。他指出,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其关键因素主要有国家发展优势和国际发展环境。面对世界科技竞争新格局,我国科技重点战略任务应放在强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优化国家创新治理体系。



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教授陈衍泰作了题为“动态能力演化研究的多元视角及整合框架——基于组织惯例、企业家精神和即兴能力三视角”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当前创新活动发生了跨界融合的出现、新产品迭代速度快、产品的智能和链接特征等较大变化,更加注重数据驱动的发展模式。因此,陈校长基于“大数据属性”与动态能力前因互动的基本逻辑,从动态能力的组织惯例、企业家精神和即兴能力三个视角重点研究基于数据驱动的企业动态能力构成与发展的过程规律及内在机制。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专聘副院长、教授黄灿作了题为“标准治理与知识产权管理”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当前标准治理与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物联网技术具有高度连接、高度融合、高度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等特点,在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或制定标准方面缺乏经验的大量公司也加入了产业链,面临诉讼风险,进而引发产业安全问题。黄教授结合专利池的案例提出,应进一步改革目前国际技术标准的治理体系,标准必要专利的必要性评估应是改革的重点。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孙玉涛作了题为“中国的科创政治经济学——一个初步的理论探索”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以往创新研究大多从熊彼特理论出发,主要是市场或者企业行为视角,而该研究不仅考虑市场和企业行为上的创新,同时关注政治、制度和国家角色,从制度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政府在中国科技体系中政策制定、科技人才、科技经费和科创组织方面的运作结构和治理方式,向国际学术界阐明中国宏观科技管理PFTO理论框架,为推进中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现代化提供支撑,为中国科学技术和创新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些治理启示。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院、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骆军委作了题为“加强半导体基础研究解决卡脖子难题”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半导体成为中美科技战的关键战场,加强半导体基础能力建设对于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然而我国发展半导体面临历史积累厚、产业链条长、受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技术限制、研发成本大、学科发展不平衡、科研评价机制、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研发投入不足等八大困境,建议通过鼓励面向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建立基金资助的退出机制、完善学科设置、保证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多样性、提高基础研究投入等加强我国半导体基础研究能力建设。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周源作了题为“大数据驱动的工程科技预见与路线图”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传统的技术预见和路线研究存在忽略技术本身的高度不确定性、跨域延展性和颠覆性、过度依赖专家经验、分析结果全面性不足、颗粒度差异、耗时长效率低、分析维度单一等问题。基于研究探索,他指出,工程科技战略咨询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SS)通过融合多源数据,结合数据挖掘方法,增强专家与数据间的互动,最终降低主观偏误性,连接专家知识和技术客观发展规律形成技术预见,通过预见路线图支持国家战略规划,以政策建议辅助落实行动计划。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院长、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链(ChinaChain)研究中心主任俞荣建作了题为“全球产业链重构与中国链(ChinaChain)战略”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全球产业链主题正在由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主导的效率逻辑,向安全与韧性主导、兼顾效率的主题转变。中国链战略一方面要实施多主体战略,包括明确产业链价值主体、提供行业组织与金融投资等生产性服务、建立新旧国际多边组织与政府行业阔过协同机制,另一方面要明确主场战略,包括拉长板、实施结构缺战略、优化横向竞合结构、构建共创联结、跨行业跨行政区域打通产业链壁垒、针对“卡脖子”技术实施国产替代。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长聘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解学梅作了题为“异质性环境规制、绿色创新与绿色形象:理论与实证诠释”的主旨报告。她指出,绿色创新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国家绿色转型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制造业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环境规制和来自用户需求的严峻挑战。她提出,为激励我国制造业企业通过绿色创新提升可持续竞争力,政策制定者应基于最优区采用适度从紧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增强现有激励政策的力度、持续推进精细化环境治理工具、强化政策工具的协同作用,同时企业管理者应从管理者的“伦理能力”和员工“绿色效力”层面不断深化绿色创新改革。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京师特聘教授焦豪作了题为“中国企业高端化战略变革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企业是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建设主体。在数字经济时代,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是重中之重,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一环。他强调,数字化战略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平台生态化战略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绿色低碳化战略变革是高质量发展持续抓手。



主旨报告结束后,论坛进行了答疑互动环节。现场参会代表向主旨报告老师进行了相应提问,各位老师都一一给予了详细和耐心的解答,并且大家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了新的思维火花。

5月6日下午,论坛共设置了12个平行分论坛,170余位作者围绕“产学研与创新生态系统”、“区域创新发展”、“政府管理创新与创新政策”等多个主题进行了学术汇报与交流讨论,24位优秀学者担任主持人和点评人,专家学者及师生们从学术研究、政策制定等多角度进行了深入研讨。

5月7日上午,论坛的主旨报告环节由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实验室主任毛昊主持,5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报告。



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学部副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应用社会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朱鹏宇作了题为“The Future of Flight: Aviation Technology in the Age of Big Data and Sustainability”的主旨报告。他指出,运输部门中的航空领域碳排放较高,而高铁则相对较少,高铁替代航空旅行的净节能量约占中国整个铁路运输部门(包括客运和货运)总用电量的7.4%;替代航空旅行每年净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3万吨,相当于中国高铁运输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8%;高铁航班替代产生的CO2排放量净减少仅占高铁运营CO2总排放量的一小部分。



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李大元作了题为“智能化程度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创新吗”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新技术企业是重要创新主体。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智能化与高质量创新之间存在正向线性关系,即智能化程度对质量创新有促进作用。扶持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智能化程度和高质量创新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但两类扶持政策的调节作用方向相反,即政府补贴会弱化智能化程度和高质量创新的正向关系,税收优惠会强化智能化程度与高质量创新的正向关系。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二级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周青作了题为“中国企业如何提升国际技术标准话语权?”的主旨报告。他指出,提升中国企业国际技术标准话语权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现实需求,而中国企业国际技术标准话语权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为提升处于超越追赶阶段的中国企业的国际技术标准话语权,应全面深刻认识国际技术标准话语权的重要战略意义,大力推进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同时基于竞合共生的理念,积极融入国际标准化组织。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创新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赵炎作了题为“团队创意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基于行为认知的视角”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培育优秀的创新团队是企业创新的重心。团队内社会交互将直接影响团队创意的产生。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团队提出创意的过程,缺乏基于团队成员间互动行为或者真实交互情景的微观研究。基于行为科学视角的团队创意研究发现,高创新绩效团队和低创新绩效团队在创新交互行为模式或特点方面存在共性。基于认知神经科学视角的团队创意研究探究行为表现背后的神经机制,团队创意行程过程中,成员间常发生意见不一致的状况,需要通过交流向他人表述想法或进行合作。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所所长方放作了题为“数字政府标准化建设与国际发展经验”的主旨报告。她指出,数字政府标准化不仅可以促进跨机构的协同合作与数据资源整合,而且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当前我国数字政府标准化建设工作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缺乏以公民为中心和满足公民需求的设计理念、政府内部协调存在障碍等。在对比和借鉴国外数字政府标准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报告提出了我国数字政府标准化建设提升和完善的建议。



主旨报告结束后,论坛进入期刊交流环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武汉大学科教管理与评价中心主任和《Scientometrics》期刊共同主编张琳主持期刊出席并主持期刊交流环节。本届论坛特别邀请《Technovation》主编Stelvia Matos、《Scientometrics》共同主编张琳和《科研管理》编辑部主任王萍对期刊进行了介绍和对期刊选题进行回顾与展望。





期刊交流结束后,论坛进入闭幕式环节。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徐莹主持闭幕式。



在闭幕式中,陈凯华首先对分论坛进行了总结。他一方面肯定了在平行分论坛过程中,各位与会代表和评审老师认真和严谨的科研态度,另一方面也提出应更加注重与专家学者交流之后的思考。



随后,论坛举行了优秀论文颁奖仪式。陈凯华宣布了优秀论文名单。本届论坛共收到投稿近300篇,论坛学术委员会经匿名评审程序遴选了16篇优秀论文。穆荣平理事长为优秀论文的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



穆荣平理事长发表会议总结。他首先总结和肯定了本次青年创新论坛的会议成果,并鼓励大家保持批判的科研思维;其次,对各位参会学者与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期待明年与各位专家学者相聚于下一届中国青年创新论坛。



最后,徐院长代表论坛承办方向主办方、协办方、专家学者以及全体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致以真诚的谢意和美好的祝愿,并宣布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创新论坛圆满结束。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新时期新的发展阶段,本次中国青年创新论坛的顺利召开推动了创新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创新,也将助推湖南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步,并助力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学院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联系我们

邮箱:pajob@hnu.edu.cn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麓山门

电话:0731-88821266
传真:0731-88821266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版权所有©2019年
湘IC备09007699号